钓鱼网 > 钓鱼技巧 >四季钓鱼 >秋季钓鱼 >实例分析秋季钓鱼需要灵活应变

实例分析秋季钓鱼需要灵活应变

来源:钓鱼123  作者:姜丙利  发表时间:2015-09-21 14:34:121394

虽然8月初就已经立秋了,但由于还处在“末伏”,正午尚能感觉到秋老虎的威力,江淮地区的正午温度能达到35℃左右。但是,一场秋雨一场凉,毕竟季节不饶人,立秋后弱冷空气初现,早晚与中午的温差拉大,天气显现出“秋意渐近,夏味犹存”的状态。气温的大起大落会迫使鱼儿频繁调节自身的生理技能,在不同的深度来回迁徙,也给钓友在选钓点、泳层时造成困难。而夏末秋初的温差变化,是直接影响初秋钓获的重要因素。可以说,初秋垂钓的一切准备都要围绕温差来进行。我们应该随着近期天气、温度的变化,随即应变做好两手准备。

初秋时节的温差变化,要求钓友在选点时灵活多变。晴热高温时,深水区和草区水下凉爽,鱼儿喜欢藏身其中,可以沿用“夏钓潭”“夏钓荫”的策略。在早晚或阴雨天,则可以钓2米左右的浅水区。气温的起伏不但影响着鱼儿的活动,给选择钓点带来困难,也给鱼儿的食性带来变化。初秋时节,鱼儿的食性一般会与夏季相似,喜食清淡、清香的素饵。但是,如果出现连续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,使用腥香的荤饵鱼儿的上钩率就会明显提高。

去年8月3日,我所在的城市25℃-34℃,阳光强烈。我使用3.6米手竿和清香饵料在河边钓鲫鱼,起初1米多的浅水区效果不错,随着气温的升高,鱼口慢慢变稀。为了躲避火辣的太阳,我将钓点搬到跨河大桥下,桥下微风习习,小鲫鱼的咬口很旺。不远处的钓友也纷纷搬了过来,收获也都不错。而错失良机的钓友只能钓深钓远,才有一点收获,而且正午以后就不见他们提竿了,但桥下的钓友们还会不时上鱼。晚上5点过后,我的钓点上钩率开始下降。而桥外钓友的上钩率又开始上升了。于是,我又将装备搬出桥外,鲫鱼的咬口又恢复了。一天下来,我钓了1千克的鲫鱼,与其他钓友比起来算是不错的成绩。

8月10日,小雨转阴,气温23℃-28℃,但体感温度并没有预报的那么高。我由于去得迟,没有占到上星期的钓位,只好另选一处靠近深水区的钓位。我使用的仍旧是清香饵料,但是抛了将近20竿都不见动静,附近钓友却不时上鱼。我发现他们大多使用的是蚯蚓,或许是连续低温导致鲫鱼的食性发生了变化,也开始接受鲜腥饵料了。于是,我在饵料中撒了一点虾粉,鲫鱼很快就开始上钩了,这让我对鲫鱼随温度改变食性的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。通过两次作钓可以看出,初秋时节外出选钓点和携带饵料时要做两手准备,要多试用多观察,确保饵料使用效果的最大化。

另外,野外垂钓环境复杂,沟渠、池塘的水温与湖泊、水库的水温差别也会增大,而不同的水温会直接影响鱼类食性的变化。我认为,大水面的鱼儿变换食性比较早(由素食向荤食转变),而小水面的鱼儿变换食性比较迟,有时会相差十多天。我分析可能是大水面水深、水温低所致,所以应该留意气温、水温变化,并且随机应变。说到底,鱼儿食性的变化还是取决于水温的变化,水温变化以后,鱼儿就会调整自己去适应。但是,夏末秋初并不是最佳的钓鱼时段,因为温度经常起伏不定。温度的曲线变化直接左右着鱼儿的活性,这就要求我们的垂钓方式始终贯穿一个“活”字,因为“活”则成,“死”则败。

相关文章
夏末初秋钓点选择技巧分析 仲秋时节钓技饵料选位技巧 秋季垂钓随气温选择最佳出钓时间 秋季钓鱼掌握四"情"保渔获 金秋黄金季节三个时间段的钓点选择 秋季作钓肥水塘多变钓法提高渔获
钓友评论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|免费注册

0/140字
最新评论(共4条评论)
  • 现在这季节钓鲤鱼饵料怎么搭配?

    0
  • 早上钓鱼水深应该掉多少啊?

    0
  • 这季节商品饵楼主有推荐吗?

    0
  • 天气凉了线组应该放大还是缩小?

    0